媽媽的食譜-端午節之粽子(一)粽葉-月桃葉與竹葉
是的,又來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,想當然,就是粽子登場的時節
不過老家這不知道為什麼,一年會包兩次粽子,除了端午節以外,另外一次是冬至
市場也會很配合地,在一年之中的這兩個年節推出各種類的包粽子商品
我一直覺得老媽包的粽子是人間美味,Q彈不已的口感就算其他再有名的店家也比不上
由於去年因為家中逢喪,按照習俗是不能包粽子的
我還記得去年冰箱的粽子是由住在遙遠地方的舅舅親送到家
這似乎也是習俗?
總之,今年又恢復包粽子了
===我是慣例的閒聊分隔線===
關於包粽子的葉子,大致上有竹葉與月桃葉兩種
我家是慣常吃月桃葉,也覺得月桃葉比較好吃
姑姑家是只包竹葉
同在台南,看得出來也有差異
我想那是月桃葉的特殊香氣不是每個人都喜愛的
不過基本上兩者都有的基本步驟就是泡水、刷洗、浸泡
先說到竹葉,竹葉一般都是乾燥的,在雜貨店或是超市可見
使用的時候先泡水,刷洗、浸泡再包
再說到月桃葉
月桃葉原則上可以買到兩種
一種是已經煮過的、熟的葉子會對折後捆成一束,顏色比較深綠
一種是生的葉子,這種買回來要先煮過,然後顏色才會變深
使用的時候先泡水、刷洗、浸泡,如果是生的葉子還要多一道煮的工序
洗好之後的葉子還要一葉一葉去背骨,這樣煮好的時候才不會容易爆破,包的時候也比較
好包、順手
兩者的比較
竹葉的手感摸起來比較粗,而月桃葉比較細緻
顏色的話則是月桃葉比較深邃
而月桃葉有一種特殊的植物香氣,我覺得有那種香氣才叫做粽子,不過也有人不愛
這就見仁見智了
====我是葉子的分隔線===
(其實,葉子的處理是最久的、也最花時間的)
準備材料:粽葉、大盆、乾淨的抹布、很多水、刀子
處理方法:
1. 生的/乾的/熟的葉子先煮熟/浸泡/浸泡
2. 然後用乾淨的抹布一葉一葉洗
3. 然後洗好的葉子再泡水
4. 然後一片一片葉子去背骨、再洗過、瀝乾、分成大小葉排好備用
(如果是乾燥的葉子就不需要去背骨的動作)
備註:
其實不去背骨也行,今年包的就沒有特別去背骨
(因為老媽搞錯日子了,結果。。。約好要包粽子的嬸嬸回來的時候,老媽才驚覺這個
事實,所以來不及去背骨XD)
老媽說其實不去背骨也可以,嬸嬸則是覺得不好折,我是覺得沒差
所以嬸嬸在抱怨的時候,老媽說,如果是乾燥的就不需要去背骨,因為纖維已經被乾燥過
再次浸泡成可用的葉子就不會有特別的感覺
不過我家歷來都是使用新鮮的月桃葉
而且因為這次的時間有點來不及冏,所以是買熟的月桃葉
不然都已經預約好生的、新鮮現割的月桃葉了說XD
===我是逮到機會的分隔線====
今年我終於有機會可以大拍特拍XD
由於圖片多達百來張。。。,所以我就分成幾個部分進行,以免看到網誌會想殺了我XD
因為今年老媽把包粽子的日期搞錯了....,以至於兵荒馬亂
還被老媽抱怨,已經快忙死了還在那拍拍拍,差一咪咪就要把鍋鏟揮過來XD
沒辦法咩,因為拿相機不能拿油膩的東西啊....XD
===我是避免影響食慾的分隔線=====
再次鄭重申明,這是完全沒有修圖、超級家常的圖片
觀看者請謹慎,以免影響食慾QQ"
準備清洗月桃葉
粽葉清洗中
已經洗好囉,放在椅子上備用
大片、小片的葉子要分開置放
左邊的葉子是月桃葉,旁邊已經綁成迷你小粽的是竹葉
我就是傳說中月桃葉的背骨,往年都會去,今年來不及啦XD,不想去的請用乾燥的
包的時候要用正面,而有背骨的背面是在外面唷
然後裡層的葉子比較小片,外層的比較大片